11月6日,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会上,我校再次当选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董事长李京平连任协会副会长,这是继2022年当选后,再次获此殊荣。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一级巡视员程守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处处长王晔、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孙兆龙及协会发起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友好协会代表、智库专家代表及全省会员企业代表共计180余人参加会议。

程守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成绩,并对协会未来发展寄予厚望、提出要求。他指出,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建引领、平台搭建、智库建设、会员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要胸怀大局、守正创新,奋力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在服务全省、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实践中有新担当、有大作为;二是推动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生态。发挥好平台集聚作用,深化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扩大协会影响力号召力,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更具针对性的贴心服务,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省、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焦德波代表协会会长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集团作为会长单位,始终与协会同频共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协同之力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
协会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原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王修滋以《强化服务、塑造特色,在“四个做强”中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为题,为协会新一届重点工作谋篇布局。

本次大会总结了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成果与经验,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并依据章程规范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以及负责人。

经大会选举,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董事长李京平继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这一殊荣,充分体现了全省文化产业界对学校办学成绩及文化教育领域贡献的高度认可。自2022年当选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以来,积极带领学校始终坚守文化传承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出一条“文化育人+产业赋能”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文化“两创”提供了鲜活的职教样本。
现场还举行了岱宗文化产业奖颁奖仪式。2024年,协会联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面向会员单位发起岱宗文化产业奖评选活动,79个企业、项目和个人获评“山东手造”十佳营销企业、十佳创新设计等9个奖项,有效激发行业创意创新活力,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创新经营意识和数字应用水平。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董事长、协会副会长李京平为“山东手造”优秀出海企业颁奖

董事长李京平荣获文化“两创”新锐人物称号
我校董事长李京平凭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积极探索与卓越实践,荣获文化“两创”新锐人物称号。李京平表示,作为山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文化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性高校,学校将始终秉持“文化立身 产业报国”的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我校“乡村非遗传承育人新模式”案例被评为“乡村文化振兴优秀案例”
学校申报的“乡村非遗传承育人新模式”案例,经过严格评审,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乡村文化振兴优秀案例”。该案例系统总结了学校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将非遗传承保护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路径与显著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随后召开的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长办公会上,协会负责人集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审议讨论班子成员工作分工,结合自身业务与优势,就推动协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谋划开局工作。

参会人员赴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参观学习,汲取精神力量、凝聚责任担当。学校董事长、协会副会长李京平与协会会长王修滋交流,如何进一步推动学校与全省文化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协同,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桥梁,助力山东文化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连获殊荣,是业界对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长期以来坚持特色办学、深耕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充分肯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在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新一届理事会的引领下,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探索文化“两创”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路径,努力为繁荣发展山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山文”智慧和力量。


